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超 李亚男 常维林
读万卷书,探学问之深厚;行万里路,寻实践之累积。2025年5月22日至23日,聊城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带着校领导的嘱托来到曲阜,开启了一场寻孔圣先贤,探儒家之源的研学之旅。
抵达曲阜后,四年级全体学生身着素雅汉服,参与了一场庄重而温暖的“拜师仪式”。这场以“尊师重道,明礼启智”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实践课,没有喧哗的游戏与浮华的表演,却在每个孩子心里烙下传统文化的印记。正如研学手册扉页所写:“礼,是藏在举止里的文化基因;师,是立在精神里的文明灯塔。”
接着,学生盘坐在仁厅的蒲团上,手持毛笔,在洒金宣纸上书写《论语》章句。当松烟墨香漫过雕花木窗,一场“以手抵心”的传统文化体悟课悄然展开。
当暮色浸透尼山的层峦,七十二米高的孔子像在苍穹下泛起圣洁银辉。5月22日晚,研学团与来自全国的上千名游客齐聚尼山圣境,见证了一场科技与文明共舞的视觉史诗——800架无人机携《论语》金句翱翔星河,3000发礼花以天地为卷绽放儒家气象。这场持续25分钟的盛宴,让“天人合一”化作可触可感的璀璨现实。
迎着清晨的零星小雨,位于孔庙万仞宫墙前的开城仪式准时上演,钟鼓齐鸣,乐舞翩翩,喜迎八方宾朋。随着城门开启,一天的沉浸式文旅体验拉开帷幕。
走进孔子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条通往历史的隧道,馆中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还融入了现代科技。在馆内,同学们驻足凝视孔子圣迹图、历代祭孔礼器、儒家典籍等珍贵展品,跟随讲解员的讲述,了解孔子生平、儒家思想发展脉络。通过沉浸式体验数字化展陈,大家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返程途中,同学们兴奋地分享着研学的收获与感悟。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学习了儒家文化知识,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研”有所思,“学”有所获,“行”有所成。相信这些“小小文化传承者”,将带着对先贤的敬仰,汲取智慧力量,传承文化薪火,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积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