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港口日照港粮食码头数字孪生平台上线运行,该平台通过高精度三维建模,与多源数据融合,实现“一屏统览、全局可控”,推动粮食储运管理从传统粗放模式向全流程数字化、动态可视化跨越升级。
走进日照港粮食智控中心,作业人员正通过粮食码头数字孪生平台,远程监控现场转运、入仓、出仓等作业情况,宽阔的大屏上实时显示着设备运行数据,作业现场则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化。
三维映射+实时感知
构建粮储“数字生命体”
粮食码头数字孪生平台以BIM技术为核心,结合高精度三维建模,精准构建日照港粮食码头全场景静态要素,场景涵盖筒仓群、输送设备、装卸机械等,关键区域模型精度达“厘米级”。
“平台通过集成APS智能排产、物联传感、PLC控制、UWB高精度定位等多源数据流,能够实时映射生产进度、设备运行轨迹、储粮温湿度等动态信息,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同频共振。”日照港裕廊公司数智中心主任李瑞松介绍说。
针对粮食储运的特殊性,粮食码头数字孪生平台创新开发“数字筒仓”模块,利用热力图动态呈现粮堆温度场变化,结合AI算法预测霉变风险,异常情况自动触发告警。作业人员还可通过VR透视功能查看仓内三维画面,打破传统人工巡检的盲区限制,让“看不见的粮情”尽在掌握。
五大核心功能
解锁智慧“粮”策
实时“映射”,作业更高效!该平台可“毫秒级”同步现场车辆、船舶、设备的真实状态,实现码头作业场景的“数字镜像”,作业人员在中控室内实时掌控现场综合态势,调度效率提升20%。
流程仿真,生产最优解!建立基于关键流程的数字模型,能够模拟能耗、效率等50余项参数组合,提前预判作业瓶颈,生成最佳作业方案。
智能诊断,打造“防护网”!通过整合AI视频分析、电子围栏及环境传感,平台秒级预警18类安全风险,告警准确率98%以上,构建起主动式安全防线,实现安全风险智能诊断。
预测维护,设备更“健康”!将作业现场200余个生产设备接入振动、温度等感知网络,建立故障预测模型,驱动预防性维修,实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数据驱动,决策更智能!汇聚生产、安防、设备等30+系统数据,构建船舶作业、筒仓周转等20余项分析模型,辅助管理者决策。
从“经验驱动”到“数据赋能”,日照港粮食码头数字孪生平台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日照港粮食码头管理迈入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化时代。“该平台投入使用后,不仅生产效率提升10%,还能大幅降低作业安全风险。”日照港裕廊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面向未来,日照港将牢记嘱托,继续奋斗,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以科技创新提升服务能级,全面融入国家粮食产业链布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日照港)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