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患者更安全、少花钱、更舒心,青岛持续改善患者看病就医体验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5-2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

5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级以及济南市、青岛市、潍坊市深化医改的做法。

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燕介绍,青岛市作为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在改善患者看病就医体验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促进区域诊疗水平同质化,让患者就医“更安全”。搭建了全市卫生健康数据中心,汇聚38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数据,建成慢阻肺、肿瘤等7个专科专病能力提升系统和规范化诊疗知识库,开展智能辅助诊断和标准化质控。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础上,为95个乡镇卫生院开通了远程医疗系统,在3200多个村卫生室上线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升基层诊疗水平。例如,今年2月,莱西市马连庄镇一名患者因为“反复头晕”到卫生院就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示疑似临床上比较少见的嗜铬细胞瘤,卫生院为其进行了CT检查并发起远程会诊,经上级医院专家确诊、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现患者已经康复出院。

二是建立精准控费机制,让群众看病“少花钱”。将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等控费的指标纳入对医院的绩效评价,针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院,运用大数据分析进行差异化、精细化的管理;结合医院服务特点,推行按病组、按床日、按人头付费等多元复合式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院主动控制运行成本,降低医药费用。

三是优化就医流程,让诊疗服务“更舒心”。集成全市120多家医院门诊、住院、健康管理等信息,为人民群众提供164项线上医疗服务。实施专家号源下沉、“全院一张床”和“一站式”的出入院管理等20条措施,优化诊前、诊中、诊后全程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如提供了40多项“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打造了98个“无陪护”病区。全市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满意度提升到了95%以上。 

责任编辑:秦聪聪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