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牛海青 胡春凤 徐鑫坤 方思捷
近日,潍坊安丘市辉渠镇凌河辉渠段河道治理以工代赈项目获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300万元。这是该市第四个获得上级资金支持的以工代赈项目,至此,安丘市累计争取以工代赈上级补助资金达900万元,可带动当地近400名群众务工增收,人均获劳务报酬超8000元,资金规模与项目数量均位居潍坊各县市区前列。
以工代赈的“安丘实践”,正成为乡村振兴中“农民富”的鲜活注脚。
项目串起增收链:从水管改造到河道治理,民生工程变“就业岗” 在安丘市大盛镇、官庄镇的村庄里,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正火热推进;辉渠镇的河道治理工地上,村民们正忙着清淤、筑堤。这些看似常规的乡村基建项目,都嵌入了“以工代赈”的内核——优先吸纳当地群众务工,让民生工程成为“家门口的增收站”。
“应用尽用、能用尽用”是安丘推进以工代赈的核心原则。该市聚焦村庄环境整治、水利设施修缮、公共服务提升等领域,精准筛选适合项目。数据显示,仅这4个上级资金补助项目就可发放劳务报酬350余万元,其中返乡农民工、防返贫监测对象等重点群体成为直接受益者。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的自来水改造项目中,村民王大叔算过一笔账:“在家门口干活,每天能挣150元,不用外出,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三个多月就挣了1万多元。”
机制护航项目跑:部门联动建库政策红利精准落地
这样的成效,源于一套高效的工作机制。安丘市建立起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发改局牵头,14个镇街区、12个市直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通过专题会议解读、视频培训、宣传册发放等方式,让基层吃透“项目是平台、就业是目标”的政策内涵。
精准谋划让项目储备“有米下锅”。该市建立县级以工代赈项目库,目前已有4个项目列入2025年省级清单、12个项目纳入2025年潍坊市级清单。“从项目申报到资金落地,部门联动缩短了流程,让政策红利更快惠及群众。”安丘市发改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正是这套机制,让安丘在以工代赈政策加力扩围的机遇中抢占先机。
锚定振兴目标:未来将深挖项目潜力助力“更好安丘”建设
下一步,安丘市发改局将持续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项目谋划储备与建设管理,进一步挖掘工程项目的就业带动潜力。通过完善体制机制,让以工代赈在“工业强、农民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蓝图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自来水网到河道两岸,一个个以工代赈项目正悄然改变着安丘的乡村面貌——基础设施在完善,村民口袋在鼓胀,乡村振兴的底气,正从这些实实在在的增收里,愈发充盈。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