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近年来,威海市大数据局立足全域数字化转型,聚焦企业、群众所需、所盼,不断深化数据共享和应用创新,陆续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应用场景,取得良好成效。
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市民办事更方便。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拓展服务场景、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数字赋能,全面推进民生关键事“网上办”“掌上办”“免证办”“无感办”“智能办”。“网上办”更省心。1924项市级全量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在线申报信息免填写、证照免上传,打造了钓具企业开办、日租房管理、无花果全产业链服务等33个特色“一件事”场景,企业、群众网上办事操作简单、体验友好。“掌上办”更好用。围绕划片入学、线上就业、社保查询、公积金提取等群众、企业常办事项,在“爱山东”APP威海分厅上线910项服务,注册用户达223万人,日均活跃用户超过13.7万人。“免证办”更方便。持续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推广电子证照、鲁通码应用,全市4224项政务服务和14个领域的180类社会服务实现“减证免证”“扫码亮证”,今年以来共调用电子证照300万次,减免纸质证照证明材料80万余份,全市3000余个场所支持扫“鲁通码”办事。“无感办”更贴心。通过数据共享、核验,惠民补贴“无感认证”“免申即享”事项增至53项,惠及高龄老人、退役军人、残疾人、独生子女家庭等群体60余万。“智能办”更多元。各部门、行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爱山东”APP威海分厅打造“一句话办事”智能体,在公积金、医保、水费查询,无犯罪记录证明开具等事项实现“口语化提问、智能化应答、精准化办事”。市政府网站推出“小威智答”服务,为群众提供搜、问、导、办一体化服务,实现政策咨询“精准答”、办事指南“智能推”、复杂诉求“联动解”,今年以来累计搜索提问超46万次,“一次问清”率超95%。“威海人社”微信公众号嵌入“智能云柜员”,为群众提供人社领域“7×24小时”全天候智能服务。
打造一系列智慧化服务场景,市民生活更便捷。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数字赋能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让群众共享数字红利。在社区生活领域,高空抛物监测、电梯智能识别、燃气报警、一键求助等全方位智能感知体系成为智慧社区标准配置,信用超市、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快速覆盖,全市智慧社区覆盖率达80%,经开区万象城社区、文登区新城社区、环翠区兴威社区、荣成市香河社区获评省级标杆型智慧社区。在医疗领域,打造“全市一家医院”,通过“健康威海”服务号,可实现全市医院线上预约挂号、结果查询、诊间缴费等,全市三级公立医院和50%二级公立医院实现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跨市调阅,累计为患者节约检验费用1629万元。在交通出行领域,搭建智慧交通系统,市区365个路口和16条主干道实现智能控制,51条道路实现绿波带控制,主干道路停车次数平均减少24%,整体交通运行状态由“中度拥堵”变为“基本畅通”。在文旅领域,在“爱山东”APP威海分厅上线“图游威海”应用,汇聚全市景点、酒店等26类、1500余个城市点位、1.9万条涉旅资源及城市服务点位数据,实现全市旅游资源“一图统览”、热点内容“一屏畅享”、热门景点“一键购票”。智慧图书馆服务延伸覆盖城市书房、自助借还机,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为百姓提供“随借随还、无证借阅”的智慧服务。
政务服务不断提速提效,营商环境更优化。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在“爱山东”APP威海分厅上线企业开办、变更、准营等94个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提交材料平均从20份压减为4份,办理时间平均由27个工作日压减为5个工作日,压减率81.5%。我市获批全省涉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改革试点城市,开通了掌上“政策兑现”服务专区,归集政策文件64件、政策条目183项,实现政策智能匹配、精准推送、免申快享、直达企业,累计兑现扶持资金795.5万元,工作成效走在全省前列。打造智能走访平台,实现企业诉求智能流转、限时办理、亮灯督办等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办理企业诉求72个,及时办结率100%。
下一步,威海市大数据局将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着力抓好“无证明办事”扩面、惠民补贴“免申即享”提质、智慧便民服务增效。围绕教育、医疗、养老、居住等重点民生领域,持续创新打造应用场景,力争智慧社区覆盖面达到90%,努力争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