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临清市智卓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是一家集棉花收购加工、棉纺织于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公司固定资产9000余万元,棉纱年产能达7000吨,年销售收入约1.5亿元。
公司专注生产16支至32支纯精梳紧密赛络纺棉纱,精紧赛21支、26支、32支等产品畅销山东潍坊、青岛、烟台及江浙地区的张家港、南通、绍兴等市场。虽然在消费端,看不到该公司的产品,但是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购买到的袜子、短袖、内衣、T恤等等,很多是由其生产的纺纱制作的。
技术优势是智卓纺织发展的核心:引进瑞士立达精梳机、意大利萨维奥自动络筒机及德国特吕茨勒清梳联设备,率先应用德国T-DATE智能系统实现对前纺工序的实时监控与质量追踪;通过粗细联自动化输送和国产高端细纱长车,显著提升纺纱效率。
7月29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策划举办“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临清市智卓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欢介绍,面对行业智能化浪潮,智卓的核心策略是“智能装备+精益管理”双轮驱动,这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和产品优势。
首先,智能化装备筑牢质量根基。率先应用了德国特吕茨勒T-DATE智能系统于前纺工序。这套系统如同“工业医生”,能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精准预警故障、全程追踪棉条质量。效率提升超40%,次品率大幅降低。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其次,自动化升级提升效率与品质。引入粗细联(Linking)技术:粗纱机配备全自动落纱,并通过智能轨道(ROBOrail)无缝对接细纱工序。这不仅减少约30%人工干预(尤其夜班和重体力环节),更彻底消除了人工搬运导致的纱线损伤和污染风险,保障了粗纱到细纱过渡的稳定性。结合国产高端经纬细纱长车,整体纺纱效率提升了20%以上。
关于未来布局,智卓纺织聚焦三大方向:
深化智能融合:投入建设“数字化纺纱云平台”,整合生产全流程数据(设备、质量、能源、订单),实现可视化、智能决策与远程诊断,提升管理效率与敏捷性。
强化绿色生产:推进节能改造(变频、余热回收);扩大再生棉/BCI棉应用。
拓展高端市场:利用云平台大数据指导研发,缩短新品周期,提升成功率,并依托智能化保障的稳定高品质,深化南方高端面料市场的渗透,提升“智卓”品牌价值。
“总结来说,智卓的目标清晰:立足临清棉花资源,通过持续的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从优质纱厂升级为华北智能化棉纺标杆,探索传统产业升级路径,不断优化提升精梳紧密赛络纺等产品品牌影响力。”刘欢说。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