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哪打哪!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正式迈入“亚毫米级精准时代”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6:35 146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佳霖 通讯员 李成修 李凌峰

既能精准识别大脑的“内部机关”,又是指哪打哪的“超精导航”。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在省内率先引入国内领先的新一代神经导航机器人系统,这不仅标志着该院神经外科手术正式迈入 “亚毫米级精准时代”,也揭开了颅内手术精度的新篇章。此举在为患者康复提速的同时,也必将推动区域神经外科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指哪打哪,颅内手术再添精准“引路人”术前协助精准规划手术方案、术中实时导航指导手术操作,在为术者精准“引路”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脑组织损伤、保护正常功能区域,实现神经外科手术的微创升级。今年5月底,新一代神经导航机器人系统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装机试用,已经20余位患者带来了切实的益处。

机器人手术团队

日前,63岁的王先生因颅内多发肿瘤入院。因肿瘤长在颅底深部,传统穿刺方式难度大、风险高,无法保证安全,后续治疗常常难以为继。有了新的手术“引路人”,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洪涛及团队通过导航机器人引导下行脑肿瘤穿刺活检,明确病理为淋巴瘤,后续经多学科会诊,制定了相应的化疗方案,目前病人恢复良好。不仅能做“超精导航”,还能为治疗“添砖加瓦”。近日,47岁的陈女士因脑干出血入院时已陷入重度昏迷。由于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这一部位出血,患者随时面临呼吸心跳停止的风险。既往这种情况多半只能保守治疗,死亡率极高。入院后,神经外科团队在新一代导航机器人引导下,为陈女士行血肿穿刺引流,由于定位精准,最大限度减少了对脑干功能的损伤,术后陈女士血肿吸收良好,逐步恢复意识,目前正在康复治疗中。“新一代神经导航机器人系统的引入,相当于为颅内手术添了精准的‘引路人’。”张洪涛介绍,神经导航机器人系统优势突出,毫米级定位可帮助有效构建3D脑部“数字地图”,术中实时纠偏能确保手术的精准高效,同时依托三维导航下的“智控全局”还能规避功能区与血管,最大限度保护脑功能,真正可实现“指哪打哪”的精准诊疗。突破“手术禁区”,神经外科诊疗再上新台阶更精准、微创的同时,还能突破“手术禁区”,实现功能保护“革命”,新一代神经导航机器人系统落户烟台毓璜顶医院,为颅内复杂病变患者带来新希望的同时,也标志着该院神经外科水平迈入精准微创诊疗的新高度。

张洪涛(左3)团队讨论手术方案

“此举成功突破颅底肿瘤、脑干病变等传统‘手术禁区’,让患者有机会在家门口得到更精准有效的诊疗。”张洪涛进一步解释称,神经导航机器人系统的引入,开启了手术微创升级的新路径,不仅手术切口大大缩小,手术创伤也将显著降低。此外,术中患者语言、运动功能区手术风险降低,患者高质量康复成为可能。目前神经导航机器人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脑肿瘤切除术、大脑血肿穿刺引流术、脑干血肿穿刺引流术、脑深部肿瘤穿刺活检术,均取得不错的收效。前不久,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上,烟台毓璜顶医院成为“外机器人神经肿瘤外科应用”的成员单位之一,这不仅为该院后续开展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夯实了基础,更将助力区域神经外科诊疗水平智慧升级。据悉,近年来,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在技术创新方面勇攀高峰,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颅底复杂病变的诊疗方面屡有突破的同时,还在术中唤醒、脑深部电极刺激术治疗帕金森、昏迷患者的促醒手术、脊髓电刺激治疗偏瘫、各种脑积水的规范治疗以及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和球囊压迫微创手术等方面全面发力,为无数患者点燃了生命健康的希望之光。

责任编辑:王震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