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东大学的消息,山东大学2025年文物全科人才定向培养计划招录工作圆满收官,录取位次和招生质量较2024年有大幅度提升。
据介绍,文物全科人才定向培养计划2025年共在全省共投放56个招生计划,一次性全部录满,其中最高录取分数为653分,全省排名3048名,较去年提升2150 位次;最低录取分数为615分,全省排名15539名,较去年提升2854位次。定向济南、青岛地市就业的志愿录取分数保持较高位次,定向德州市就业录取位次涨幅最大,提升达 7224位次。
为加强基层文物保护队伍和考古队伍建设,2024年3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山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单位联合发文,委托山东大学,面向山东省实施文物全科人才定向培养计划,自 2024 年起连续5年为山东省基层培养不超过 300 名文物全科人才。
“文物全科人才”是指为县(市、区)及以下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定向培养的,具备本科学历,熟练掌握历史、考古、文物保护、文物与博物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实践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山东大学依托考古学A类学科优势,作为全国唯一承担文物全科人才定向培养的“双一流”高校,创新构建“学历教育+实践能力+基层服务”育人体系,破解基层文物人才瓶颈,切实服务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战略。
据悉,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创新“三位一体”教学体系,强化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依据学生将来工作实际需求,量身打造《山东文物资源概论》《文物专业实习》《文物学概论》《文物保护法规与政策》等课程,并在搭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贯通双创能力培育路径和深化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推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上下功夫,全方位提升学生培养成效。
(来源:山东大学 文/张元元)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