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 边浩玥 通讯员 董高峰 孙文爽
7月29日,滨州市滨城区市西街道祥悦苑小区的居民们纷纷在手机桌面上添加了一个名为“透明小区服务”的微信小程序。通过这个小程序,业主可随时查看物业费收支明细、追踪每一笔开支的原始凭证、掌握物业人员工作动态。
这看似简单的操作,标志着祥悦苑作为信托制物业试点,在破解老旧小区管理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试点破局:老旧小区的“信任之选”
祥悦苑小区建于1998年,现有3栋居民楼、104户300余人。作为由职工宿舍转型而来的典型老旧小区,它长期面临设施老化、物业费标准低、居民参与度弱等共性难题,物业收费难、服务差、业主不满意的恶性循环曾是常态。2024年,美世界物业入驻后,通过“线上智能+线下实体”服务改善了环境,但传统模式下收费不透明、权责不清等问题仍制约治理效能提升。
只需动动手指,物业费的收支情况明明白白。
转机出现在多方合力之下。7月18日,经过街道、社区、业主及物业公司的共同努力,祥悦苑小区举行“信托制物业管理”签约大会,同步上线“数智管家”监管平台,滨州市首家信托制物业由此在市西街道正式落地。
为何选择祥悦苑作为试点?滨城区市西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副主任杨延荣点出关键:“一方面,小区业委会尽职尽责,居民关系融洽;另一方面,物业公司积极支持服务创新。更重要的是,多次调研走访显示,绝大多数居民对尝试更透明、更公平的信托制管理模式表达了支持意愿。”他概括了信托制的核心:“就是把钱放进‘玻璃口袋’,让谁都看得明明白白。”
杨延荣进一步介绍,信托制物业将实现资金归属与管理权的分离,物业费不再直接交给物业公司,而是将物业费和小区的公共收益存入全体业主共有的信托账户,由业委会、物业、业主共同监管。业主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维修费、保洁支出等各项数据,并通过开放式预算、双密码账户等机制实现资金透明化管理。
模式创新:透明化构建信任基石
走进祥悦苑,公告栏里“信托制物业”宣传栏详细解释着新模式的运作逻辑。而真正的“透明密码”,藏在业主手机的小程序里。
资金全透明,每一分钱去向可溯。“登录‘透明小区服务’小程序,账户余额、支出审批、报事报修等一目了然,业主的问题基本都能线上解决。”小区物业经理范红霞介绍,该程序涵盖巡检、设备管理、工作留痕、报修、审批、服务标准等15个大项。
在小区黑板报前,居民正在阅读信托制物业服务管理明白纸。
打开透明小区服务小程序业主端口,账户余额、2025年支出等费用明细放在了显眼的位置。钱花到哪、花了多少,业主们通过这个小程序就能一览无余。“以前交完钱就‘石沉大海’,现在随时能查余额、看明细、审发票。小到换灯泡的几块钱,大到维修费,都清清楚楚。心里踏实了,缴费也痛快了。”小区业委会主任苟志超作为老住户,他对变化体会深刻。“信托制物业管理下,每一分钱的去向都清清楚楚,公开透明,极大减少了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以往物业管理模式,物业费去向成谜,业主只能被动接受物业的说明,如今连买颗钉子都有记录,钱真正花在了明处。”
小区业主通过小程序,可将物业的工作情况一目了然。
除了资金流向,物业服务的全过程也在小程序上实时“晒”出来。保安的巡逻轨迹、保洁的清扫频次、维修工的接单记录乃至员工考勤,都清晰可查。7月29日,范红霞的手机就弹出一条新工单:单元楼楼道照明故障。这正是业主通过小程序上报的维修需求。“业主报修后,我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响应处理。业主在小程序上能实时追踪进度,从报修到完成,全程可见。”范红霞解释道。这种透明化监督,倒逼服务提质增效。
“信托制最突出的成效就是化解了业主和物业的固有矛盾。”范红霞深有感触,过去大量精力耗费在催费和纠纷处理上,效率低、服务差,形成恶性循环。现在,物业公司采用酬金制,收入与服务量挂钩,多劳多得。
对于信托制的未来,业主们也充满着期待, “只要建立起信任,业主愿意为好服务买单。”而对更多等待改造的老旧小区而言,这个藏在微信小程序里的“透明密码”,或许正是破解管理困局的一把钥匙。
"物业公司从管理者变为服务者,业主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实现了小区管理的‘权责对等、信义双赢’,祥悦苑的破冰实践,为全市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动能。”市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浩说。
滨州的破冰恰逢全国信托制物业推广的关键期。七天内,海南、广州、北京相继落地创新案例,不同城市探索出差异化路径。滨州选择由街道主导、科技赋能的方式,这些实践共同指向同一目标:用制度创新重建社区信任基础。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