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公众脑血管健康认知与数字健康管理能力,7月18日下午,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师生走进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健康与数字健康素养双轨宣教”活动。活动通过 “示教室集中授课+病房实地服务”的创新模式,为高校学子、住院患者及家属提供精准化健康干预。
场景一:示教室——理论赋能+数字工具实操
在医院示教区,来自山东大学、滨州医学院等高校的学子,以“案例互动式教学” 为核心,系统解析了脑血管疾病的致病机制、早期识别(如FAST中风预警法则)及三级预防策略。师生们聚焦数字健康素养提升,并针对大学生关注的 “熬夜与脑健康风险” “社交媒体健康信息甄别”等热点展开深度研讨,在生活方式方面给出建议,强化青年群体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场景二:病房——个性化评估+精准干预
在神经内科病房,学生团队在带教医师指导下,采用标准化评估量表对卒中患者开展一对一健康调研,涵盖数字健康工具使用能力等内容。基于评估结果,为患者定制“营养-运动-心理”三位一体干预方案:从低盐膳食搭配,到焦虑情绪疏导,全程贯穿个体化关怀。
活动负责人付同学告诉记者,预防医学的核心是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力。 “通过医院场景的实践,我们既提升了居民健康素养,也锤炼了疾病防控实战技能。”
据悉,本次活动是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健康科普”系列行动的第二站,团队在首站社区实践中曾获得省级优秀实践团队荣誉。未来团队将持续聚焦慢性病防控与数字健康融合领域,深入社区、医院等多场景开展实践活动,为 “健康山东”建设注入青年创新力量。
(来源: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文/图 戚昕 付洋洋)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