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局|法国对以色列投下外交“炸弹”,欧洲正与美国拉开距离

地球局 昨天18:41 128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加沙停火谈判僵局难破之际,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法国将于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成为宣示这一立场的首个西方大国。一石激起千层浪,西班牙对法国此举表示欢迎,美国、以色列则表示强烈反对。

7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英国期间在记者会上发言。新华社

法国作出重要决定

时至今日,加沙冲突已经延宕近22个月,战事难以停火,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甚至已经显露饥荒苗头。马克龙说,当务之急是结束战争和拯救平民。不过,他同时认为,必须确保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非军事化,最终必须建立巴勒斯坦国并确保其生存能力。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欢迎法国加入到西班牙和其他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欧洲国家的行列。”他表示,“我们必须共同守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试图摧毁的一切”,“两国方案”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出路。

2024年5月,西班牙、挪威、爱尔兰分别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同年6月,斯洛文尼亚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巴勒斯坦副总统兼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副主席侯赛因·谢赫对马克龙的决定表示感谢和赞赏。哈马斯也发布声明对马克龙此举表示欢迎,称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积极一步。

不过,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强烈反对,称这是“鲁莽的决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声指责法国此举是“对恐怖主义的鼓励”,以色列外交部总干事巴尔塔尔还召见法国驻以使馆临时代办格里丰表达强烈不满。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欧盟主要国家和七国集团成员,法国决定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绝非心血来潮,是其独立自主外交传统和欧洲“战略自主”主张的又一表现,将对西方国家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带来重要影响。

7月29日,在加沙地带北部城镇拜特拉希亚,人们领取援助物资。新华社

按照法国和美国媒体的说法,法国境内生活着欧洲规模最大的犹太人群体和穆斯林群体。法国政府与巴解组织的接触已有数十年,2014年法国议会曾通过议案敦促政府承认巴勒斯坦国。去年,马克龙曾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不再是一个禁忌。

今年4月,马克龙访问埃及后宣布,法国与沙特计划在6月共同主办一场旨在推动落实巴以问题“两国方案”的会议。当时,法国媒体报道称,法国政府可能会在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这遭到美国的反对,加之以色列与伊朗爆发军事冲突,中东局势骤然升级,这场会议没能如期举行。

还有报道称,近期法国方面一直与英国、加拿大保持沟通,寻求这两国与法国一起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但英加两国政府迟迟没有明确立场,马克龙这才单独宣布这一决定。而且,法方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时间放在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以便争取更多国家加入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列。

7月26日,在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一名男子抱着一名因营养不良死亡的婴儿。新华社

欧洲态度正在变化

由法国和沙特推动的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7月28日在联合国举行。按照法国外长巴罗的说法,这次会以后,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还将举办一场由相关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的会议。据法新社报道,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目前已有142个国家承认或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

巴罗说,“英国首相已经表明他有意这么做(承认巴勒斯坦国),德国会在晚些时候考虑。”英国首相府7月29日发表声明说,如果以色列不采取实质性行动结束加沙地带骇人惨状,英国将在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声明要求以色列允许联合国尽快恢复对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援助以终结饥荒,同意停火,并表明不会吞并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领土。

随着加沙局势恶化,美欧之间在巴以问题上逐渐拉开距离。去年9月,英国决定暂停对以色列350个武器出口许可中的30个。去年10月,法国和西班牙同时呼吁立即停止向以色列出口武器。此外,爱尔兰等国要求欧盟重新审查欧以自贸协定,法国曾禁止以色列公司参加去年11月在巴黎举行的欧洲海军防务展。

今年6月巴黎航展开幕前,由于4家以色列企业拒绝移走展台的攻击性武器,展会主办方“关闭”了这几家企业的展台。同月,英国联合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挪威制裁以色列两名极右翼部长——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和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荷兰已将本-格维尔和斯莫特里赫列为“不受欢迎的人”,禁止其入境。

这张7月27日在以色列和加沙地带边境拍摄的照片显示,加沙地带遭以军袭击后升起浓烟。新华社

就连一向对以色列表态谨慎的德国,其立场也在发生变化。6月,德国总理默茨曾罕见地公开批评以色列,称其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给平民造成的伤害日益增加,已无法再以打击哈马斯为由进行辩解。他在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话时也强调,必须立即允许足够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并安全分发。

7月28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提议暂停以色列参与欧盟旗舰科学项目“地平线欧洲”的部分内容。欧盟与以色列在1995年签署《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以色列被指违反了协议中所承担的人权义务,导致加沙地带的“严峻形势”。

这种背景下,法国将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并不孤立,甚至还带有一定的引领效应。近日,法国舆论研究所的民调显示,马克龙的支持率创下自2017年上台以来的新低,已不足20%。

去年法国经历政坛震荡,当前马克龙在内政方面仍未破局,外交自然成为发力点,并且可借此巩固法国作为欧盟领头羊的地位,并在巴以问题上站上道义高地,与美国保持距离。

实际上,面对法英等欧洲国家和欧盟态度的变化,特朗普在当前加沙人道主义危机乃至饥荒问题上的立场也在动摇。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一直否认以色列军事行动和封锁造成加沙出现饥荒,但特朗普日前在被问及此事时承认加沙“那是真正的饥荒”。

责任编辑:王晓莹

赵恩霆

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